美国诱惑侦查法理的新近发展及启示

被引:28
作者
杨志刚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诱惑侦查; 犯罪; 圈套抗辩; 权利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8 [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4 ; 030609 ; 0838 ;
摘要
诱惑侦查在实际运行中呈现欺骗性、主动性、诱导性三大特征,具有传统侦查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诱惑侦查手段却蕴涵着风险性,运用不当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一是侵犯公民的人格自律权,二是冲击社会信用体系,三是存在警察滥权的可能性。美国诱惑侦查法理的发展,要求在采取诱惑侦查之前应具有合理嫌疑,对被告心理状态和政府行为进行全面审查,更加注重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圈套抗辩成功的可能性增大。由于我国法律对诱惑侦查尚未明确规定,借鉴美国诱惑侦查法理,应坚持合理嫌疑原则、审查监督原则、适度诱导原则、综合审查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美国刑法[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储槐植著, 2005
[2]  
程序性制裁理论[M].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陈瑞华著, 2005
[3]  
理论反对实践[M]. - 法律出版社 , 龙宗智著, 2003
[4]  
外国犯罪侦查制度[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何家弘编著, 1995
[5]  
Proving a Criminal Predisposition: Separating the Unwary Innocent from the Unwary Criminal[J] . Duke Law Journal . 1993 (2)
[6]  
诱捕侦查之相关法律问题 .2[台湾]黄朝义. 台湾本土法学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