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边民主义与跨界民族主义——以中国西南边疆为研究对象
被引:1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跃
机构
:
[1]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来源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年
/ 01期
关键词
:
地区主义;
边民主义;
跨界民族主义;
D O I
:
10.13727/j.cnki.53-1191/c.2010.01.027
中图分类号
: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
0304 ;
030401 ;
摘要
:
在地区主义盛行的东亚板块,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主义的边缘地带,存在着地区主义下的边民认同和跨界民族认同,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认同超越了对其国家的认同,这种现象是边民和跨界民族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定位?还是新民族主义的另类?边民主义与跨界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有何种关系?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云南边境地区主要贸易口岸的境外流动人口与边疆安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跃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2)
:35
-43
[2]
地区主义与跨界民族主义——论中国西南边疆跨界民族主义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跃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1)
:11
-16
[3]
冷战后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困境与安全治理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跃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2
-19
[4]
新民族主义
[J].
张晓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晓慧
.
国际资料信息,
2004,
(06)
:26
-30
[5]
全球化与地区主义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韦民
.
国际政治研究,
2003,
(04)
:46
-53
[6]
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解读现代民族主义浪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文付
.
现代国际关系,
1999,
(09)
:28
-31
[7]
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
[J].
庞中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庞中英
.
欧洲,
1999,
(02)
:40
-46
[8]
东亚需要什么样的区域主义?——兼析区域主义的基本理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锋
.
太平洋学报 ,
1997,
(03)
:31
-42
[9]
亚洲极端势力[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许利平, 2007
[10]
国际形势与安全战略[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熊光楷, 2006
←
1
2
→
共 13 条
[1]
云南边境地区主要贸易口岸的境外流动人口与边疆安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跃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2)
:35
-43
[2]
地区主义与跨界民族主义——论中国西南边疆跨界民族主义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跃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1)
:11
-16
[3]
冷战后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困境与安全治理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跃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2
-19
[4]
新民族主义
[J].
张晓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晓慧
.
国际资料信息,
2004,
(06)
:26
-30
[5]
全球化与地区主义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韦民
.
国际政治研究,
2003,
(04)
:46
-53
[6]
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解读现代民族主义浪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文付
.
现代国际关系,
1999,
(09)
:28
-31
[7]
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
[J].
庞中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庞中英
.
欧洲,
1999,
(02)
:40
-46
[8]
东亚需要什么样的区域主义?——兼析区域主义的基本理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锋
.
太平洋学报 ,
1997,
(03)
:31
-42
[9]
亚洲极端势力[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许利平, 2007
[10]
国际形势与安全战略[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熊光楷, 200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