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可能、现实与前景——以场域为基本视角的研究

被引:39
作者
戴锐
机构
[1]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团结性; 场域疏离; 场域融合;
D O I
10.16075/j.cnki.cn31-1220/g4.2012.17.009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未真正以共同体的形式发挥作用,反而存在着理论与实务、不同社会领域、不同地域等方面的场域疏离,运行规则的独立性缺失,沟通和交流的阻滞,凝聚性不足,以及高校的价值有限性等多种局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之共效应的实现,要求破除原有的"学术单位体"或实际工作"小集体"观念,消除学术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的隔阂。此外,还必须通过工具、知识、话语的集体积累和统一,共同体的内部民主,共同体内部交往的合理化与经常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现实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理论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惯习修正,解决共同体内部的场域疏离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文化共同体对共同生活的意义 [J].
刘永富 .
人文杂志, 2004, (03) :16-21+1
[2]  
科学的社会用途.[M].(法)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刘成富;张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实践感.[M].(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著;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
[4]  
法学的坦白.[M].宋功德著;.法律出版社.2001,
[5]  
无形学院.[M].(美)克兰(Crane;D.)著;刘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