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8
作者
倪超 [1 ,2 ]
杨胜天 [2 ]
罗秋滨 [3 ]
郭红 [1 ]
董隽 [1 ]
高鹏 [1 ]
机构
[1] 哈尔滨学院地理系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 哈尔滨学院工学院计算机系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驱动因素; 通径分析; 黑龙江省;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4.03.028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探寻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力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自然、人口、政策、科技和社会经济五个方面选取30个指标,采用灰色关联法和通径分析法定量分析影响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自然因素和人口因素是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社会经济因素和科技因素是次要驱动力,政策因素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作用最小;(2)城市化水平和非农业人口是决定耕地集约利用的主导因子,尽管总人口和粮食单产对耕地集约利用的直接作用较小,但通过其它指标对耕地利用集约度的间接作用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江西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差异研究 [J].
朱传民 ;
黄雅丹 ;
吴佳 ;
彭琼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2) :160-164
[2]   农户视角下湖北省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J].
吴郁玲 ;
顾湘 ;
周勇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2) :50-55
[3]   甘肃省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研究 [J].
颜丙金 ;
石培基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33) :108-113
[4]   山东沿海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特征 [J].
庞英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328-333
[5]   基于PSR框架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力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 [J].
窦妍 ;
南灵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05) :615-618
[6]   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 [J].
陈印军 ;
肖碧林 ;
方琳娜 ;
马宏岭 ;
杨瑞珍 ;
易小燕 ;
李倩倩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17) :3557-3564
[7]   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影响因素典型相关分析 [J].
赵京 ;
杨钢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0) :103-108
[8]   基于PSR框架的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J].
易军 ;
梅昀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8) :895-900
[9]   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J].
李瑞华 ;
白世强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 25 (03) :263-267
[10]   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 [J].
黄利民 ;
张安录 ;
刘成武 .
生态经济, 2009, (06) :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