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外来植物肿柄菊在云南的生长繁殖特性、地理分布现状及群落特征

被引:41
作者
王四海
孙卫邦
成晓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肿柄菊; 云南; 外来植物; 繁殖特性; 分布现状; 潜在入侵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调查表明 ,肿柄菊在云南省已逃逸生长于北纬 2 4°10′以南的 53个县区 ,面积达 184,2 12 km2。分布区为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气候类型。逃逸生长的肿柄菊呈多年生灌木或亚灌木状 ,植株全年生长 ,5~ 10月份的雨季是其生长旺盛期 ,10月份开始献蕾 ,花期为 11月至翌年 1月份 ,果熟期 12月下旬至翌年 2月份。肿柄菊的结实量高达 80 0 0 0~ 160 0 0 0枚 / m2 ,种子 (瘦果 )千粒重 4.5782~ 6.52 92 g。成熟种子在风力摇曳下从果序中脱出 ,借助风力、流水或附着于交通工具、人畜等广泛散播 ,在适宜的生境下实现萌发生长和种群扩增。肿柄菊能依靠植株基部节处萌生的小芽体形成克隆分株 ,克隆分株迅速生长后成密集状丛生 ,在倒伏或贴地面生长的茎秆上萌生无数的不定根和不定芽 ,进一步实现植物体的克隆增殖。由于肿柄菊强大种子繁殖潜力、特殊的克隆增殖特性和植物体固有的化感作用 ,种群个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快速扩增 ,排挤本土植物 ,形成大面积的单一优势种群落 ,其伴生植物多为一些适应范围广的 1年、2年生或多年生杂草。肿柄菊的多种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具有较大潜在危害性的外来植物
引用
收藏
页码:444 / 4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群落中克隆植物的重要性 [J].
宋明华 ;
董鸣 .
生态学报, 2002, (11) :1960-1967
[2]   从上海外来杂草区系剖析植物入侵的一般特征 [J].
李博 ;
徐炳声 ;
陈家宽 .
生物多样性, 2001, (04) :446-457
[3]   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透视 [J].
何成新 ;
李先琨 ;
唐润琴 ;
苏宗明 .
广西植物, 2001, (03) :264-272
[4]   中国异域杂草的考察与分析 [J].
强胜 ;
曹学章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0, (04) :34-38
[5]   草药肿柄菊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J].
潘历辉 .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8, (02) :27-29
[6]   资源异质性环境中的植物克隆生长 :觅食行为 [J].
董鸣 .
植物学报, 1996, (10) :828-835
[7]   紫茎泽兰个体生物及生态学特性研究 [J].
刘伦辉 ;
刘文耀 ;
郑征 ;
荆桂芬 .
生态学报, 1989, (01) :66-70
[8]   紫茎泽兰在我国的分布、危害与防除途径的探讨 [J].
刘伦辉 ;
谢寿昌 ;
张建华 .
生态学报, 1985, (01) :1-6
[9]  
云南地理[M]. 云南民族出版社 , 王声跃主编, 2002
[10]  
云南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云南植被》编写组,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