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染豌豆和蚕豆的蚕豆萎蔫病毒研究

被引:15
作者
周雪平,余永杰,刘勇,李德葆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豌豆;蚕豆;蚕豆萎蔫病毒;生物学;血清学;鉴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2.4 [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浙江省豌豆和蚕豆病株上获得两个病毒分离物,编号为P-935和B-934.人工摩擦接种6科19种植物,P-935能侵染4科13种植物,B-934能侵染4科14种植物,除菜豆外,它们在这些植物上的症状十分相似。P-935和B-934的钝化温度为50-55℃,稀释限点为10 ̄(-3)-10 ̄(-4),体外保毒期分别为5天和4天。两个分离物均能由桃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毒,用昆诺藜作繁殖寄主均提取到了大量病毒粒子,提纯病毒粒子球形,平均直径25nm。病毒外壳蛋白均由两种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42.5kD和21.2kD,感病叶片组织中观察到了无定形的泡状内含体,在琼脂双扩散试验中,P-935和B-934均能与蚕豆萎蔫病毒(BBWV)抗血清(血清型Ⅱ)形成清晰沉淀线。根据以上特性,P-935和B-934均被鉴定为蚕豆萎蔫病毒,且都属血清型Ⅱ.初步调查表明杭州郊区豌豆病毒病均由BBWV引起,蚕豆病毒病主要有BBW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侵染大豆、豇豆和蚕豆的蚕豆萎蔫病毒生物学性状和血清学的比较研究 [J].
薛宝娣 ;
陈永萱 ;
方中达 .
病毒学报, 1985, (03) :292-294+298
[2]   菠菜矮花叶病的研究 [J].
田文会 ;
王小凤 ;
裴美云 ;
谢德贞 .
植物保护学报, 1982, (03) :153-15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