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权利保障的宪法逻辑

被引:20
作者
翟国强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经济权利; 比较宪法; 宪法实施; 保障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现行宪法实施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权利在宪法上逐渐获得确认和保障。通过宪法的进一步实施,经济权利的保障模式和制度体系也趋于完善。从宪法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中国经济权利保障的历史课题和价值取向和域外法治国家有所不同,构建中国经济权利法治保障模式选择也有其自身的理论逻辑,因此应立足中国的法治国情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制度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构建经济权利保障模式的价值立场选择应当放在世界宪法发展的大历史、大格局中来认识把握。从比较宪法史的角度看,需要在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之间寻求其价值取向,在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之间进行平衡和抉择,逐步实现从政策保障到法律保障的过渡,最终在宪法层面统合各种保障机制,构建完整的经济权利法治保障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20+201 +201-202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31]   由《物权法(草案)》的争论想到的若干宪法问题 [J].
韩大元 .
法学, 2006, (03) :24-32
[32]   人权保障:作为原则的意义 [J].
林来梵 ;
季彦敏 .
法商研究, 2005, (04) :64-69
[33]   中国宪法中财产权的理论基础 [J].
王锴 .
当代法学, 2005, (01) :27-40
[34]   论市场主体的基本经济权利及其行政法安排 [J].
王克稳 .
中国法学, 2001, (03) :1-15
[35]   论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J].
林来梵 .
法学, 1999, (03) :15-22
[36]   对峙——从行政诉讼看中国的宪政出路 [J].
陈端洪 .
中外法学, 1995, (04) :1-9
[37]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38]  
彭真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彭真 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