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区物流发展分析与“轴-辐”物流网络构建

被引:11
作者
陈进栋
韦素琼
陈松林
陈嘉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物流竞争力; 物流引力; “轴-辐”物流网络; 海西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59.27 [地方物资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城市综合发展状况、物流市场供需状况、物流基础支撑条件3方面18个指标构建物流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城市物流综合竞争力,对结果进行聚类以确定各城市物流发展层次;对行政区进行网格划分,根据各等级铁路、公路的限制速度并以国道速度为标准分别计算其收缩系数,用ArcGIS Workstation得出网格区域质心到城市的最短相对距离和城市间的最短相对距离,采用场强模型测算网格区域场强值,并对海西区城市间物流引力的大小进行度量。结果表明:衢州、上饶、鹰潭、抚州、赣州、梅州处于海西区边缘地带,与沿海其他城市联系较弱,存在一个物流场强低值区;同时受到珠三角、南昌、杭州-绍兴为核心的强物流辐射区的影响,海西区物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受到限制。最后,论文提出建立以厦门、福州、温州为轴,泉州、汕头为辐,其他设区市为支点,厦门、福州、温州、泉州、汕头连接线为干线通道的"轴-辐"物流网络。这一物流系统的形成关键在于轴心城市对衢州、上饶、鹰潭、抚州、赣州、梅州等外围城市的拉拢。
引用
收藏
页码:1635 / 16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区域物流引力和地位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J].
李全喜 ;
金凤花 ;
孙磐石 .
经济地理, 2010, 30 (10) :1619-1624+1630
[2]   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物流活动研究进展及启示 [J].
宗会明 ;
周素红 ;
闫小培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8) :906-912
[3]   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运货排程问题的建模研究 [J].
刘苏庆 ;
曹成铉 ;
郑辉文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 10 (09) :2247-2250
[4]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腹地的测度分析 [J].
潘竟虎 ;
石培基 ;
董晓峰 .
地理学报, 2008, (06) :635-645
[5]   基于轴辐式网络模型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物流配送体系规划研究 [J].
张世翔 ;
霍佳震 .
管理学报, 2005, (S2) :194-199
[6]   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 [J].
金凤君 .
地理研究, 2001, (01) :31-39
[7]   河北省城市影响范围及空间发展趋势研究 [J].
张莉 ;
陆玉麒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1, (01) :11-15
[8]   分形城市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和应用方法——关于城市体系空间作用的引力理论探讨 [J].
刘继生 ;
陈彦光 .
地理科学, 2000, (06) :528-533
[9]   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J].
曹有挥 .
地理学报, 1999, (03) :43-50
[10]  
安徽省物流地域系统的“轴—辐”(Hub-and-Spoke)模型研究[D]. 李海建.安徽师范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