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熵增:人工智能的生命现象学

被引:1
作者
徐亚清 [1 ]
于水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算法; 熵增; 人工智能; 生命现象; 体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1 ; 0101 ;
摘要
以谱系学视角观之,算法与熵增耐人寻味的关系,构成了人工智能背后生命现象学的叙事本真。熵增不能简单地被视作为物理的热力学定律,相反,其适用于生命意向体验的全部世俗生活。自启蒙以来,算法实质意味着生命面向世俗的姿态转向,熵增则来自算法的认知和语言之间的断裂。历次认知蜕变对应的是例外状态下生命的算法决断,但此后便是对决断时刻的遗忘和将算法视为佐证享乐合法性的语言的时段,此时段终将只是对生命在熵增轮回中自欺的印证。因此,智能之境的实现不在于对算法语言的推崇,而在于生命透视"开始即成熟"的熵增逻辑,放下依靠算法语言实现"终点幸福"的臆想,在对决断时刻的姿态皈依中尽力却不执念地进行熵减。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例外状态.[M].阿甘本.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 978-7-5604-3566-4
[2]  
哲学论稿.[M].(德) 海德格尔; 著.商务印书馆.2012,
[3]  
溯源探幽.[M].冯端;冯少彤著;.科学出版社.2005,
[4]  
论道德的谱系.[M].(德)尼采(Nietzsche;FriedrichWilhelm)著;周红译;.三联书店.1992,
[5]   算法本体论及其批判探析 [J].
赵司空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1, 37 (06) :52-58
[6]   因果推断证成强人工智能的哲学叙事 [J].
涂良川 .
哲学研究, 2020, (12) :110-121
[7]   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 [J].
孙伟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12) :119-137+202
[8]   人类纪的“熵”“负熵”和“熵增”——张一兵对话贝尔纳·斯蒂格勒 [J].
张一兵 ;
斯蒂格勒 ;
杨乔喻 .
社会科学战线, 2019, (0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