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CT试验技术与花岗岩热破裂特征的细观研究

被引:122
作者
赵阳升
孟巧荣
康天合
张宁
郤保平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显微CT试验; 花岗岩; 热破裂特征; 胶结界面,破裂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8 [室内岩石试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详细介绍太原理工大学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共同研制的μCT225kVFCB型高精度显微CT试验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该试验机的最大功率为320 W,放大倍数为1~400倍,可分辨1~2μm大小的孔隙及裂隙,为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细观试验分析提供了更高精度的试验设备。采用该系统进行花岗岩在常温到500℃高温下的三维细观破裂显微观测,揭示出花岗岩晶体颗粒尺寸为100~300μm的不规则空间结构体。热作用下,随温度升高,花岗岩的热破裂逐渐演化与发展,200℃时,已可见到极少数很小的微裂纹出现。300℃时,部分裂纹搭接形成较大裂纹,裂纹长度增加10倍左右。500℃时,包围花岗岩晶体颗粒的封闭多边形裂纹几乎全部形成,使花岗岩呈现糜棱状的晶体颗粒结构体,90%以上是沿岩石颗粒周边弱的胶结界面上发生的。仅有极少数热破裂裂纹是穿越岩石颗粒的,其概率在10%以下。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20MN伺服控制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的研制 [J].
赵阳升 ;
万志军 ;
张渊 ;
曲方 ;
谢广玉 ;
魏新杰 ;
马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1) :1-8
[2]   岩石热开裂及其在工程学上的意义 [J].
韩学辉 ;
楚泽涵 ;
张元中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5, (01) :98-100
[3]   随机固-热耦合模型与岩石热破裂数值试验研究 [J].
康健 ;
赵明鹏 ;
梁冰 .
岩土力学, 2005, (01) :135-139
[4]   高温高压岩石粒间熔体(和流体)形态学及其研究进展 [J].
侯渭 ;
周文戈 ;
谢鸿森 ;
刘永刚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5) :767-773
[5]   240℃内盐岩物理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J].
梁卫国 ;
赵阳升 ;
徐素国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4) :2365-2369
[6]   比常规CT空间分辨率高数千倍的MicroCT概述 [J].
秦笃烈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3, (05) :26-28
[7]   温度作用下的岩石热弹塑性本构方程的研究 [J].
徐燕萍 ;
刘泉声 ;
许锡昌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527-529
[8]   单轴压缩岩石损伤演化细观机理及其本构模型研究 [J].
任建喜 ;
葛修润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4) :425-431
[9]   用微焦点X-CT成象研究岩石微观特征 [J].
李玉彬 ;
李向良 ;
高岩 .
油气采收率技术, 2000, (04) :50-52+0
[10]   利用微焦点X射线CT描述特殊岩性油藏岩心 [J].
李玉彬 ;
李向良 .
特种油气藏, 2000, (04) :53-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