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型动员:改革后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之道

被引:10
作者
赵全军
机构
[1] 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人才所
关键词
压力型体制; 农村义务教育; 供给体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2.3 [义务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发生了深刻变迁,以行政权力为轴心的压力型供给体制的形成,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一体制的支配下,有关义务教育治理规则的制定权掌握在中央政府部门的手中,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偏好来划分农村义务教育的事权范围,供给责任下移因此有了制度的空间。但农村义务教育与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要保证下移的各项任务和指标的落实,中央政府部门必须要利用行政权力的优势,通过政绩考核的方式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压力和激励。这种压力型的体制赋予基层政府的只是外在的压力而非内在的激励,所以,无论制度内财力是否充足,基层政府始终有再甩"包袱"的卸责冲动,制度外供给也因此成为了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的主要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看教育的市场化趋势 [J].
周采 ;
黄河 ;
不详 .
教育与经济 , 2001, (03) :1-5
[2]  
宪政经济学.[M].(澳)杰佛瑞·布伦南(GeoffreyBrennan);(美)詹姆斯M.布坎南(JamesM.Buchanan)著;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  
乡镇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分析.[M].李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  
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M].杨雪冬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5]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研究(1978-2005).[D].赵全军.复旦大学.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