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伦理失范问题的成因与防范研究

被引:14
作者
田维琳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大数据伦理; 失范; 法律; 道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5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数据在生产、储存、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伦理失范的原因主要有大数据自身技术缺陷、制度失位导致管理无序和信息异化与伦理意识弱化三大方面。针对大数据伦理的困境:"数字鸿沟"、数据身份、个人隐私、大数据伦理规范等,要坚持以人为本、无害、同意和安全责任四项原则,采取道德教化、舆论引导、健全法律、技术创新、社会监督五方面措施加以应对。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Privacy in context:Technology,policy,and the integrity of social life. Nissenbaum.H. . 2009
[2]  
Privacy in context:Technology,policy,and the integrity of social life. Nissenbaum,H. . 2009
[3]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伦理治理研究 [J].
安宝洋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05) :641-646
[4]  
大数据:历史、范式与认识论伦理[J]. 方环非.  浙江社会科学. 2015(09)
[5]   信息伦理规范实现的社会监督机制 [J].
梁修德 .
图书馆, 2012, (04) :27-31
[6]   为伦理与道德的概念及其关系正本清源 [J].
王冬桦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2) :119-124
[7]   大数据技术的伦理问题 [J].
邱仁宗 ;
黄雯 ;
翟晓梅 .
科学与社会 , 2014, (01) :36-48
[8]   厘清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J].
邹渝 .
道德与文明, 2004, (05) :15-18
[9]  
Big Data Ethics. Andrej Zwitter. Big Data&Society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