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油砂资源研究现状

被引:69
作者
单玄龙 [1 ]
车长波 [2 ]
李剑 [3 ]
范超颖 [1 ]
臧春艳 [4 ]
王清斌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
[3]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4] 中海油采油技术服务公司渤海研究院
关键词
油砂资源; 加拿大; 俄罗斯; 美国; 中国; 替代能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油砂的概念,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量及其主要分布。中国油砂资源相当丰富,主要分布在四类盆地中:西部挤压盆地,东部伸展盆地,中部过渡型盆地及南部地台盆地。依据油砂形成的构造背景,我国可分为西部挤压盆地油砂、东部伸展盆地油砂、中部过渡型盆地油砂和南部地台盆地油砂。新一轮全国油砂资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油砂资源量达到4.0×1010桶。中国油砂资源潜力较大,可能是不久将来重要的替代能源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59 / 4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楚雄盆地洒芷油砂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J].
王清斌 ;
单玄龙 ;
臧春艳 ;
高有峰 .
世界地质, 2007, (01) :52-57
[2]   青海油砂矿的物理化学特性 [J].
高志农 ;
许东华 ;
不详 .
分析测试学报 , 2002, (06) :1-4
[3]   稠油和油砂中沥青质等重质组分的轻度氧化降解 [J].
廖泽文 ;
耿安松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55-59
[4]   塔里木盆地轮南下奥陶统沥青的发现及其意义 [J].
郭汝泰 ;
肖贤明 ;
王建宝 ;
刘德汉 ;
申家贵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1) :21-23+6
[5]   吐拉盆地侏罗系油砂和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杨忠芳 ;
徐辉 ;
曾凡刚 .
现代地质, 2001, (03) :297-301
[6]   柴达木盆地西部侏罗系油砂的发现及其意义 [J].
陈建平 ;
朱兴珊 ;
郭召杰 ;
王昌桂 ;
何斌 .
石油学报, 1999, (03) :21-26+3
[7]   新疆油砂稠油制特种沥青 [J].
李俊岭 ;
张玉贞 ;
李淑云 ;
钱家麟 .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98, (12) :7-10
[8]   古油藏、沥青及沥青包裹体在金属成矿研究中的应用 [J].
施继锡 ;
余孝颖 ;
王华云 .
矿物学报, 1995, (02) :117-122
[9]   中国重油沥青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J].
胡见义,牛嘉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4, (02) :105-112
[10]  
稠油资源地质与开发利用[M]. - 科学出版社 , 牛嘉玉等编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