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异常高压特征、成因及勘探意义

被引:83
作者
查明
张卫海
曲江秀
机构
[1] 石油大学!华东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异常压力; 封隔层; 成岩作用; 微裂隙; 油气运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二叠系和南缘第三系普遍存在着异常高压 ,腹部主要为顶封滞排型高压系统 ,其主要特征是 :超压带顶部存在明显的封隔层 ,岩性主要是厚层钙质、硅质和铁质泥岩 ;同一压力系统的封隔层在平面上分布稳定 ,具相同的埋深 ,即封隔层穿层、穿时、穿岩性分布。腹部异常高压的形成主要与成岩作用和烃类生成作用有关。受温度的控制 ,在高压段内黏土矿物转化明显 ,它通过释放Si、Ca、Fe、Mg等离子形成致密封隔层。南缘地区主要发育滞排型异常高压 ,其分布受层位控制 ,饱含流体的厚层泥岩快速沉积是高压形成的主要原因 ,构造挤压作用加剧了不平衡压实 ,使泥岩本身形成了良好的“压力封闭”。异常高压对有机质的成熟、深部液态烃的保存、促进油气的运聚、抑制成岩作用、产生微裂缝并提高储集层的储集性能、增强对烃类的封盖能力等均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高压与油气藏的分布有 3种形式 ,即油气在封闭层之上的储集层中成藏、油气在高压段内的砂层中成藏和油气在紧邻压力封闭层之下的砂岩中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12 +12-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An Important Agent for Hydrocarbon Entrapment. Kinji Magara,Pressure Sealing. Journal of Petrology . 1993
  • [2] Mechanisms for generating overpressure in sedimentary basins: a reevalution. Osborb M J and Swarbrick R 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