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6月珠峰北坡不同高度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被引:9
作者
张志刚 [1 ]
秦翔 [2 ]
何立富 [1 ]
王建凯 [3 ]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 风; 气温; 绝对湿度; 气压; 特征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5.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在珠峰北坡海拔5200、5600、5800、6000和7028 m等处设立的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2007年5月5日至6月4日的风向、风速、气温、绝对湿度和气压等气象要素的日间平均分布规律,探讨了不同海拔高度气象要素分布差异,指出下垫面性质、地形环境、水陆分布以及太阳辐射分布差异是造成珠峰北坡不同海拔高度气象要素日变化特殊分布的原因,同时将本次观测资料与历史同期资料对比分析并指出存在差异的原因。为全面认识珠峰地区地面气象要素特征,考察珠峰环境及今后珠峰地区的登山和科学研究活动提供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77 / 9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河谷局地环流特征观测分析 [J].
孙方林 ;
马耀明 .
高原气象 , 2007, (06) :1187-1190
[2]   珠穆朗玛峰北坡局地环流日变化的观测研究 [J].
邹捍 ;
周立波 ;
马舒坡 ;
李鹏 ;
李爱国 ;
霍翠萍 .
高原气象, 2007, (06) :1123-1140
[3]   珠峰北坡绒布河谷地面风场变化的比较研究 [J].
周立波 ;
邹捍 ;
马舒坡 ;
李鹏 ;
吴瑞欢 .
高原气象, 2007, (06) :1191-1198
[4]   2005年5~7月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6523m气象要素特征 [J].
谢爱红 ;
任贾文 ;
秦翔 ;
蒋友严 .
冰川冻土, 2006, (06) :909-917
[5]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一次观测研究 [J].
孙方林 ;
马耀明 ;
马伟强 ;
李茂善 .
高原气象, 2006, (06) :1014-1019
[6]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近地层能量交换分析 [J].
李茂善 ;
戴有学 ;
马耀明 ;
仲雷 ;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2006, (05) :807-813
[7]   青藏高原珠峰绒布河谷地区大气近地层观测研究 [J].
刘宇 ;
邹捍 ;
胡非 .
高原气象, 2004, (04) :512-518
[8]   藏北高原地面加热场的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J].
季国良 ;
时兴和 ;
高务祥 .
高原气象, 2001, (03) :239-244
[9]   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十年 [J].
朱福康 ;
黄福均 ;
刘富明 .
气象, 1990, (03) :29-30
[10]   盛夏青藏高原上空高压形成和维持的动力机制 [J].
孙国武 ;
李春普 ;
胥洪波 .
气象, 1989, (12)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