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美白活性物质对酪氨酸酶活性的体外抑制作用及细胞毒性

被引:16
作者
张春香
尹鸿萍
王旻
机构
[1]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关键词
皮肤美白剂; B-16细胞; 酪氨酸酶; 细胞毒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658.5 [美容用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比较熊果苷、VitC、VitC衍生物、氢醌和曲酸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 16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及酪氨酸酶对照品的抑制情况,并检测它们对细胞的毒性,以期为皮肤美白剂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采用左旋多巴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的活性,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结果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与药物浓度和药物作用时间成反比,有量效关系。结论在5种美白剂中,熊果苷最为安全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酪氨酸酶抑制剂及对黑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J].
闫军 ;
陈声利 ;
李春阳 .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3, (04) :250-253
[2]   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研究及皮肤美白化妆品的研制 [J].
王白强 ;
曾晓军 .
福建轻纺, 2002, (07) :1-6
[3]  
Lactate dehydrogenase release as an indicator of dithranol-induced membrane injury in cultured human keratinocytes[J] . B. Bonnekoh,B. Farkas,J. Geisel,G. Mahrle.Archives of Dermatological Research . 1990 (5)
[4]  
Inhibition of melanin synthesis by cystamine in human melanoma cells .2 Qiu L,Zhang M,Rick AS,et al. J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