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蓄水能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90
作者
石培礼
吴波
程根伟
罗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北京
[5] 北京
[6] 四川 成都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森林植被; 综合持水能力; 蓄水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5.2 [林冠截流和树干水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论文在收集长江上游各类森林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等3个水文生态功能作用层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山地气候带和群落生活型将长江上游森林归并为14个植被类型,对其降水截留规律和蓄水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森林综合蓄水能力中,土壤层和枯落物层持水量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对森林蓄水能力具有决定作用,可以利用凋落物现存量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来评价和估算枯落物和土壤蓄水的综合能力。在长江上游各类森林植被中,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铁杉、槭、桦林、云杉林、冷杉林和硬叶常绿阔叶林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这些植被在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山地垂直带中广泛分布,对整个流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长江上游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 [1]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水文作用的初步研究[J]. 肖金喜,宋永昌. 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S2)
  • [2] 鼎湖山亚热带季风常绿林不同林型下土壤水分状况的研究. 张秉刚.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 1990
  • [3] 森林综合效益计量评价. 徐孝庆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2
  • [4] 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研究. 黄承标. 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93
  • [5] 试论四川西部高山原始林的水源涵养效能. 黄礼隆. 全国森林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 . 1989
  • [6]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周晓峰主编, 1991
  • [7] 森林水文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马雪华主编, 1993
  • [8] 长江上游(川江)防护林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杨玉坡等著, 1993
  • [9]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林业部科技司编, 1994
  • [10]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规律[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刘世荣等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