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科研葡萄、豆角案定性探究

被引:7
作者
朱孝清
机构
[1]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盗窃; 明知; 数额; 生产经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盗窃罪的成立,应以行为人明知所窃取的财物具有相当的价值为必要。计算盗窃数额,要注意分析所窃取的葡萄、豆角与科研目标的关系;只能计算所窃取的葡萄、豆角本身的数额,而不能包括投入科研的成本、科研的整体价值和可期待价值以及盗窃行为造成的损失。盗窃行为转化为破坏生产经营罪,应以行为人具有破坏生产经营罪的故意且确实破坏了生产经营为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偷窃“天价”科研试验品行为的定性 [J].
周光权 .
法学, 2004, (09) :43-47
[2]   对“天价”葡萄案的若干思考 [J].
莫晓宇 ;
刘建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 (03) :108-112
[3]  
刑法学.[M].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2003,
[4]  
当代中国刑法新境域.[M].陈兴良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