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转向的生存论阐释

被引:7
作者
邹诗鹏
机构
[1]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关键词
存在论; 栖居; 海德格尔; 生存论本体论; 《存在与时间》; 列斐伏尔; 空间的生产; 当代哲学; 空间转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516.54 [海德格尔(Heidegger,M.1889~1976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正>城市理论的兴起是20世纪70年代全面展开的空间转向的结果。卡斯特曾抱怨列斐伏尔的空间转向理论过于晦涩,从而与城市实践相隔离,而从卡斯特开始,空间的探讨自觉地转向实践,形成了都市理论界拒斥纯粹理论研究的取向。不管怎么说,列斐伏尔的空间哲学仍然是一种理论资源,并通过大卫.哈维等,进而对当代空间及城市实践发生重要影响。但本文关注的依然是理论方面而且是存在论层面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城市与空间领域研究相对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所谓空间转向正是从形式上终结于海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生存论研究何以可能 [J].
邹诗鹏 .
哲学研究, 2006, (12) :11-17
[2]  
生存论研究.[M].邹诗鹏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  
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  
存在与时间.[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rgger)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
[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