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层环状模的分类特征及其与对流层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谢再红
孙照渤
曾刚
陈海山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北半球环状模; 平流层; 对流层; 异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1.3 [大气结构];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通过对北半球环状模指数的分析,将平流层异常分为两类:S型和D型,研究了两类平流层异常过程的差异及其与对流层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异常特征在平流层类似,而主要的差别发生在对流层。在S型平流层异常期间,平流层纬向风异常有随时间向下传播的趋势,对流层表现为与平流层一致连续的纬向风异常;位势高度和温度距平场的分布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对流层与平流层呈相当正压结构,极区和中纬度异常表现为反位相的振荡,呈现典型的北极涛动特征。在D型平流层异常期间,平流层纬向风异常随时间向下传播的趋势不存在,另外平流层纬向风异常仅局限在平流层范围内,对流层表现为与平流层相反的纬向风异常;位势高度和温度距平场的分布中,平流层中低层与高层呈现反位相的距平分布,在对流层中低层,温度和位势高度的距平场呈现无规则的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4498 / 45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近百年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讨论 [J].
白爱娟 ;
翟盘茂 .
气象科学, 2007, (05) :584-590
[2]   北太平洋涛动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 [J].
张静 ;
朱伟军 ;
李忠贤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4) :546-550
[3]   北极涛动与北大西洋涛动的低频变化特征 [J].
胡跃文 ;
杨小怡 .
气象科学, 2007, (03) :316-322
[4]   冬季北极涛动与极涡的变化分析 [J].
邓伟涛 ;
孙照渤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5) :613-619
[5]   北半球绕极涡的变异及其与我国气候异常的关系 [J].
顾思南 ;
杨修群 .
气象科学, 2006, (02) :135-142
[6]   冬季北极涛动和北极海冰变化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 [J].
武炳义 ;
卞林根 ;
张人禾 .
极地研究, 2004, (03) :211-220
[7]   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北部冬季气温增暖的影响 [J].
琚建华 ;
任菊章 ;
吕俊梅 .
高原气象, 2004, (04) :429-434
[8]   北极涛动对东亚夏季降水的预测意义 [J].
龚道溢 .
气象, 2003, (06) :3-6
[9]   冬季北极涛动和华北冬季气温变化关系研究 [J].
何春 ;
何金海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1) :1-7
[10]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前期北极涛动的显著相关 [J].
龚道溢 ;
朱锦红 ;
王绍武 .
科学通报, 2002, (07) :54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