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成熟度菠萝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26
作者
刘传和 [1 ]
刘岩 [1 ]
谢盛良 [2 ]
柯开文 [2 ]
钟云 [1 ]
姜波 [1 ]
周建光 [2 ]
易干军 [1 ]
机构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2] 广东省徐闻县水果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菠萝; 不同成熟度; 香气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5.7 [果蔬加工品标准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083203 ;
摘要
用菠萝巴厘品种8成熟和9成熟的果实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其中的香气成分,并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分析。结果显示,在8成熟果实中检测到13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10种,烯类2种,苯类1种;在酯类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己酸甲酯(50.89%),其次是己酸乙酯(16.11%)、2-甲基丁酸甲酯(8.68%)、辛酸甲酯(5.23%)和辛酸乙酯(2.40%);检测到2种烯类成分,分别为(E)-3,7-二甲基-1,3,6辛三烯(5.18%)和à-蒎烯(0.65%);还检测到甲苯(0.32%)。在9成熟果实中检测到2类共27种香气成分,分别是酯类17种和烯类10种;在酯类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辛酸甲酯(25.27%),其次是辛酸乙酯(21.00%)、己酸乙酯(17.64%)、己酸甲酯(14.34%);在烯类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β-順式-罗勒烯(1.00%)、à-蒎烯(0.81%)和反式-罗勒烯(0.48%)。此外,仅在9成熟果实中检测到菠萝特征香气成分3-甲硫基丙酸甲酯,其相对含量为1.36%。说明9成熟菠萝果实香气成分比8成熟的丰富,且此时特征香气成分形成;如果非远距离运输,9成熟是鲜食菠萝的理想采收成熟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34 / 2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果实香气合成与遗传控制研究概述 [J].
宋丽娟 ;
李雄伟 ;
陈琳 ;
柴明良 ;
高中山 .
果树学报, 2008, (05) :708-713
[2]   三种温州蜜柑果实香气成分的研究 [J].
乔宇 ;
谢笔钧 ;
张妍 ;
范刚 ;
徐晓云 ;
周海燕 ;
潘思轶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5) :1452-1458
[3]   草莓5个品种的果实香味成分分析 [J].
张运涛 ;
王桂霞 ;
董静 ;
崔凤芝 ;
许雪峰 ;
韩振海 .
园艺学报, 2008, (03) :433-437
[4]   葡萄果实香气成分的厌氧萃取研究 [J].
陶永胜 ;
李华 .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03) :624-629
[5]   3个杏品种果实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J].
王少敏 ;
王家喜 ;
魏树伟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1) :257-260
[6]   不同木瓜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J].
孟祥敏 ;
刘乐全 ;
徐怀德 ;
刘拉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8) :125-130
[7]   ‘红灯’甜樱桃果实发育进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 [J].
张序 ;
姜远茂 ;
彭福田 ;
何乃波 ;
李延菊 ;
赵登超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06) :1222-1228
[8]   几个早熟苹果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J].
王海波 ;
陈学森 ;
辛培刚 ;
冯涛 ;
石俊 ;
慈志娟 .
果树学报, 2007, (01) :11-15
[9]   梅尔诺果实成熟过程中芳香化合物的变化 [J].
王华 ;
王贞强 ;
张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1) :148-152
[10]   果实香气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J].
乜兰春 ;
孙建设 ;
黄瑞虹 .
植物学通报, 2004, (05) :63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