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城油田东区沙二段下亚段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张铭
樊孝峰
方勇
宋国英
张晓丽
史新兰
机构
[1] 中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2] 中石化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3]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储层非均质性; 剩余油; 调整挖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段下亚段储层沉积微相主要有河道、河道间、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坝等类型。探讨了沉积微相对储层微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 ,以油藏动态资料为依据 ,分析了油层水淹情况、吸水和产液状况以及剩余油的分布状况。沉积微相控制储层的非均质性和油水运动规律 ;前缘席状砂、河道间及远砂坝等沉积区剩余油相对富集 ,是今后调整挖潜的主要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储层地质模型 [J].
裘亦楠 .
石油学报, 1991, (04) :55-62
[2]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M].夏位荣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3]  
裘怿楠石油开发地质文集.[M].裘怿楠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4]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沉积体系与成岩作用.[M].赵澄林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