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文学性命题——“20世纪中国文学”观局限分析

被引:46
作者
吴炫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非文学性; 现代性; 共同性; 文体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本文主要对“2 0世纪中国文学”观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80年代中期提出的“2 0世纪中国文学”观念是应学术界、文学界解放思想、突破政治对文学束缚的时代性要求产生的 ,显示出其世界性、全球性的研究胸怀与视野 ,受到现代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但是 ,时至今日 ,这一文学观又有明显的局限 ,这主要表现在未能突破文化对文学的束缚 ,成为一个非文学性命题。这种非文学性具体表现在现代性、共同性和文体性三个方面。进而 ,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文学性”思路 ,即以“文学穿越文化政治”的思路代替“文化政治推动文学”的思维 ,从而体现文学对文化政治现实进行“本体性否定”的文学性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54+207 +20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本体性否定”与艺术批评——吴炫访谈录 [J].
廖明君 ;
吴炫 .
民族艺术, 1999, (02) :8-18
[2]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性质与意义的质疑 [J].
谭桂林 .
海南师院学报, 1999, (01) :1-9
[3]  
第三种批评及其方法——否定主义哲学社会透视之五.[J].吴炫;.花城.1997, 02
[4]  
否定主义美学.[M].吴炫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5]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孔范今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7]  
胡适语萃.[M].耿云志编;胡适著;.华夏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