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有效性对儿童返回抑制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王彦
苏彦捷
王甦
机构
[1]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2]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选择性注意; 返回抑制; 线索有效性; 自动化; 发展;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03.05.003
中图分类号
B844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采用通常的线索 -靶子实验 ,来考察不同的线索有效性对儿童返回抑制的影响。所用的外源性线索分高有效性、低有效性和非信息性三类。儿童被试在实验中的任务为觉察圆形光点后即按键反应 ,记录反应时。结果表明 ,7岁、9岁和 11岁儿童在高有效性和非信息性线索条件下均出现返回抑制 ;但 7岁和 9岁儿童在低有效性线索条件未出现返回抑制 ,而 11岁儿童则出现。这些儿童的实验结果有别于成人。结果提示 ,7岁、9岁和 11岁儿童的返回抑制是在外源性线索的作用下自动出现的 ,具有反射性质 ;但 7岁和 9岁儿童的返回抑制仍受线索有效性的制约 ,而 11岁儿童返回抑制的发展已不受线索有效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78 / 7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A developmental study of covert orienting to peripheral visual cues. Enns,J. T.,Brodeur,D. A. Journal of Experiment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