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

被引:26
作者
杨雄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
关键词
择业观; 择业取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影响大学生择业观变化的社会变革因素 进入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又一新的历史阶段,80年代开始的社会结构转型进一步加速,以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深入体制改革和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主题。1992年后中国社会生活主要领域中所发生的种种变化表明,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进入了新阶段,无疑,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社会利益结构的重组,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不同地域大学生职业意识比较 [J].
龚惠香 .
当代青年研究, 1996, (06) :7-8+16
[2]   初选职业是暂时的──来自高年级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的最新报告 [J].
吕晓东 .
当代青年研究, 1996, (01) :34-37+11
[3]   一项关于“白领现象”的公众调查 [J].
徐锦泉,李智刚 .
当代青年研究, 1995, (03) :1-7+32
[4]   校园文化:当代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J].
侯红蕊 .
青年研究, 1995, (04) :6-11+45
[5]   九十年代大学生择业的五大现象 [J].
杨雄 .
思想·理论·教育, 1994, (05) :1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