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门村滑坡高分辨率遥感调查与机制分析

被引:15
作者
王治华
徐起德
徐斌
机构
[1]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岩门村斜坡; 数字滑坡技术; 主滑区; 牵动滑区; 强影响区及影响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2007年7月7日,四川达县岩门村斜坡发生滑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人民币1.5亿元。采用滑坡前后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及"数字滑坡"技术,获取滑坡地质环境及滑坡前后的道路、水塘、植被群位移及高程变化的定量信息,根据斜坡各部分变形特征,将其划分为主滑区、牵动滑区、强影响区及影响区4个部分,各自活动方式分别为快速推移+前缘砂土液化和面状流动,牵引(或后退)式滑移,受拉力发生拉张裂缝、错位和局部位移,以及受振动发生小规模的裂缝和错位。以DEM求得原地面以上的滑走及堆积方量分别为132.6×104和132.2×104m3;结合钻孔资料求得滑面以上滑坡规模为1.97×106m3。岩门村斜坡具备形成滑坡的岩性及坡体结构条件,但所临河谷狭窄,难以发育大型厚层滑坡,但有适宜的临空空间供局部浅层滑坡活动。长期强降雨是岩门村滑坡的主要触发因素。就斜坡整体而言,本次滑坡活动释放能量不充分,在连续降雨情况下局部可能再次发生浅层滑坡,但难以发生整体大规模滑移。
引用
收藏
页码:1810 / 18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采用危险指数法研究达县特大型暴雨滑坡发育特征 [J].
乔建平 ;
田宏岭 ;
石莉莉 ;
杨宗佶 .
山地学报, 2008, (06) :739-744
[2]   四川省达县青宁乡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理分析 [J].
胡瑞林 ;
张明 ;
崔芳鹏 ;
李廷祥 .
地学前缘, 2008, (04) :250-257
[3]   砂土液化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J].
张师岸 .
山西建筑, 2008, (13) :89-90
[4]   中国滑坡遥感及新进展 [J].
王治华 .
国土资源遥感, 2007, (04) :7-10+32+123
[5]   滑坡遥感调查、监测与评估 [J].
王治华 .
国土资源遥感, 2007, (01) :10-15+23+103
[6]   大型个体滑坡遥感调查 [J].
王治华 .
地学前缘, 2006, (05) :516-523
[7]   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机理研究综述 [J].
冯自立 ;
崔鹏 ;
何思明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3) :8-14
[8]   数字滑坡技术及其应用 [J].
王治华 .
现代地质, 2005, (02) :157-164
[9]   RS+GCPs获取滑坡基本信息 [J].
王治华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 (01) :97-104
[10]   饱和砂土液化研究新进展 [J].
鲁晓兵 ;
谈庆明 ;
王淑云 ;
张金来 .
力学进展, 2004, (01) :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