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型旅游区人文建筑环境后效与调控模型

被引:5
作者
全华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关键词
人文建筑; 环境后效; 动态阈值模型; 张家界;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2.06.011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许多山岳型旅游区内或其流域上游,都建有人文建筑,而且在急剧增多,导致自然环境日趋恶化,其中乱建疗养院和旅馆的影响最为严重。通过实地监测并全面分析张家界环境演变趋势,发现住宿设施对环境的影响,比其他游乐设施更为明显。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脆弱因子是金鞭溪水质。金鞭溪水质恶化主要表现为蓝藻,绿藻迅速繁殖,感官质量下降。主要原因是磷污染较重,总磷年均值100%超标。本文提出了基于环境脆弱因子的动态阈值调控模型,通过计算得出:在不超出张家界景区最为脆弱的环境因子—金鞭溪水质标准:总磷≤0.02前提下,金鞭溪上游接待区住宿设施生态阈值的动态系列:春季临界床位数为1 186,夏季为3 057,冬季为545,秋季为333。目前的建筑规模已超过了金鞭溪上游接待区住宿设施生态阈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06 / 7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