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丰洼陷裂解气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10
作者
冯伟光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民丰洼陷; 裂解气;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胜利油区裂解气的成因及成藏模式复杂多样,为了指导下一步裂解气藏的勘探,以民丰洼陷裂解气藏为例,通过对该区裂解气的成因及成藏主控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民丰洼陷深层裂解气的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温度对裂解气的生成量起着决定的作用.当温度大于160℃时,裂解气开始大量生成,民丰洼陷沙四下亚段烃源岩所处的温度均大于该温度,是裂解气生成的有利层系;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及构造发育史是裂解气藏形成的必要条件,异常压力的存在有利于形成大中型气田;民丰洼陷油气成藏模式总体表现为晚生晚成、自生自储、顶封侧堵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5+10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戴金星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论文集.[M].[戴金星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2]   应用测井评价东营凹陷民丰洼陷烃源岩 [J].
王伟锋 ;
辛也 .
西部探矿工程, 2006, (10) :99-101
[3]   民丰洼陷岩性油气藏控制因素分析 [J].
张晶 ;
王伟锋 ;
班丽 ;
肖兴媛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3) :213-215+450
[4]   济阳坳陷裂解气成藏分析及勘探方向 [J].
李孝军 ;
李文涛 ;
张海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1) :42-43+45
[5]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邱桂强 ;
高永进 ;
孙锡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4) :416-421
[6]   利津洼陷和民丰洼陷沙河街组生烃史分析 [J].
周建林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2) :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