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政策对居民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影响效应

被引:10
作者
李瑞 [1 ]
芮佳雯 [1 ]
张跃胜 [2 ]
机构
[1] 西安财经大学西部能源经济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2] 不详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补偿政策; 心理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45 [财政支出];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以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宁强县412份调查问卷为样本,研究生态补偿政策对居民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影响效应。借鉴羊群效应模型,分析生态补偿政策对居民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影响,揭示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影响群体行为意愿,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转化规律,并基于此构建生态补偿政策直接影响和通过居民心理变量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生态补偿政策的直接效应和基于心理变量的间接效应,结果表明,生态补偿政策对居民生态文明建设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直接影响效应为0.141;通过心理变量的间接影响效应为0.186。应基于居民视角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改变居民心理变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 [J].
姚石 ;
杨红娟 .
经济问题探索, 2018, (11) :52-57
[2]   少数民族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优化与完善 [J].
刘琦 .
贵州民族研究, 2018, (09) :9-12
[3]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湖南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与路径选择研究 [J].
尹少华 ;
王金龙 ;
张闻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5) :1-7+44
[4]   民族地区牧民权益保护视角下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研究——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 [J].
多杰昂秀 .
青藏高原论坛, 2017, 5 (03) :100-106
[5]   生态补偿、心理因素与居民生态保护意愿和行为研究——以秦巴生态功能区为例 [J].
张文彬 ;
李国平 .
资源科学, 2017, 39 (05) :881-892
[6]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J].
吕荣胜 ;
李梦楠 ;
洪帅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6, (12) :53-58
[7]   效率视角下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J].
李巍 ;
郗永勤 .
生态学报, 2016, 36 (22) :7354-7363
[9]   中国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J].
李茜 ;
胡昊 ;
李名升 ;
张殷俊 ;
宋金平 ;
张建辉 ;
张凤英 .
资源科学, 2015, 37 (07) :1444-1454
[10]   中国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重构——基于拓展的能值模型衡量的生态外溢价值 [J].
伏润民 ;
缪小林 .
经济研究, 2015, 50 (03) :4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