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国社会风险的刑事政策选择——走出刑法应对风险的误区

被引:27
作者
齐文远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社会风险; 认识误区; 宽严相济; 理论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不仅具有风险社会所具有的一般风险,而且还有贫富悬殊、社会分化严重、国家机关信用下降等独特的重大风险。就如何应对风险,理论上不仅存在全面冒进、固步自封、折衷模糊等几种错误倾向,而且还有强调一般风险,忽视中国特有风险;突出科技发展导致的风险,漠视制度缺陷或真空引发的风险的倾向。客观现实的发展变化、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法权总量最大化的目标、世界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表明,宽严相济的两极化刑事政策才是应对中国社会风险的恰当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   风险社会之下经济刑法的基本转型 [J].
姜涛 .
现代法学, 2010, 32 (04) :87-96
[3]   风险社会中刑法人权保障机能之危机 [J].
董邦俊 ;
王振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0, 23 (01) :56-62
[4]   对风险社会刑法思想的辩证思考 [J].
康伟 .
河北学刊, 2009, 29 (06) :150-153
[5]   危害性原则的崩溃与安全刑法的兴起——兼评伯纳德·哈考特与劳东燕的“崩溃论” [J].
王钧 ;
冀莹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09) :24-30
[6]   风险社会下的刑法价值观念及其立法实践 [J].
郝艳兵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07) :15-23
[7]   当前中国的社会风险及其治理 [J].
林兴发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1) :61-63
[8]   风险社会的刑法保护 [J].
赵书鸿 .
人民检察, 2008, (01) :42-45
[9]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 [J].
马克昌 .
中国法学, 2007, (04) :117-122
[10]   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 [J].
劳东燕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126-13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