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被引:3
作者
刘衍君
吴仁海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2]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3] 广东 广州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 有效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3 [环境影响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环境影响评价(EIA)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手段,已日益成为国家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众参与的概念及作用出发,分析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机制,认为存在着参与对象选取不合理、参与形式双向性差、调查内容设置不科学、意见整理分析方法不完善及公众参与时段滞后等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提高的问题,最后提出注重参与对象的代表性,形式的有效性,内容的科学性,分析的定量化以及权利的保障等,以提高中国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机制与有效性 [J].
王志刚 ;
陈炳禄 ;
陈新庚 .
环境导报, 2000, (03) :1-3
[2]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机制和方法探讨 [J].
李天威 ;
李新民 ;
王暖春 ;
于连生 .
环境科学研究, 1999, (02) :39-42
[4]  
环境评价[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陆雍森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