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及肥胖者凝血、抗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5
作者
焦付丰
陈振祥
张春雷
机构
[1] 高唐县人民医院
[2] 高唐县人民医院 山东高唐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凝血; 抗凝血; 纤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9.2 [脂肪代谢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观察超重及肥胖者凝血、抗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 ,探讨其增加心血管危险的机制。方法 对10 5名超重者和 10 3名肥胖者 ,取清晨空腹抗凝血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 选择素含量 ;用发色底物法进行抗凝血酶 (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PAI)活性测定 ;用凝固法进行纤维蛋白原 (Fbg)测定。 结果 超重组和肥胖组vWF、P 选择素、Fbg、PA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且与体重指数及所伴危险因素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 )数量显著相关。超重组AT、t PA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肥胖组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超重及肥胖者存在凝血功能亢进、抗凝血及纤溶功能减退 ,这种变化可能是增加心血管危险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成人适宜体重指数切点的前瞻性研究 [J].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
周北凡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6) :22-25
[2]   11省市队列人群心血管病发病前瞻性研究 [J].
吴兆苏 ;
姚崇华 ;
赵冬 ;
吴桂贤 ;
王薇 ;
刘静 ;
曾哲淳 ;
王文化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9, (01) :5-8
[3]  
心血管系统疾病流行病学及防治[M].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吴兆苏主编, 2002
[4]  
预防心脏病学[M].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吴锡桂,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