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土和黄土的细观结构及其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83
作者
陈正汉 [1 ,2 ]
方祥位 [1 ]
朱元青 [1 ]
秦冰 [1 ]
魏学温 [1 ]
姚志华 [1 ]
机构
[1] 后勤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2] 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膨胀土; 黄土; 细观结构; 演化规律; CT-三轴仪; 应力路径; 加载; 侧向卸载; 湿干循环; 浸水;
D O I
10.16285/j.rsm.2009.01.018
中图分类号
TU443 [膨胀性土与地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CT-三轴仪,系统地研究了河南南阳靳岗村和陶岔渠坡的膨胀土、宁夏扬黄扶贫工程11号泵站Q3黄土和陕西蒲城电厂Q2黄土在多种应力路径、湿干循环、浸水膨胀、浸水湿陷过程中的细观结构演化特性,取得了大量CT图片和数据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和黄土的各种宏观力学反应与它们的细观结构变化及其CT数据是密切相关的;原状膨胀土在加载和侧向卸荷过程中以及重塑膨胀土在无载湿干循环过程中裂隙萌生扩展,结构损伤;而具有初始裂隙的重塑膨胀土在加荷过程和三轴浸水过程中裂隙均趋于闭合,细观结构得到修复;原状黄土在加载过程中细观结构的变化趋向与吸力和围压水平有关;在一定应力状态下浸水,原状黄土中的空洞和裂隙逐渐减小以至消失,并可能形成新的均质结构;较高应力单独作用或低应力下浸水都不能使大孔隙破坏。依据CT数据,定义了描述膨胀土和黄土细观结构的定量指标,提出了这两种土在多种工况下的细观结构演化方程,建议了一种确定土的结构屈服应力的新方法。CT技术使土的细观结构研究达到了定量阶段,建立土的结构演化方程和结构性本构模型有了实在的试验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研究黄土湿陷性的新方法 [J].
朱元青 ;
陈正汉 .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04) :524-528
[2]   土体结构系统层次划分及其意义 [J].
施斌 ;
刘志彬 ;
姜洪涛 .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02) :145-153
[3]   三轴剪切条件下黄土结构特征变化细观试验 [J].
王朝阳 ;
倪万魁 ;
蒲毅彬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6, (01) :51-54+77
[4]   黄土在受力和湿陷过程中微结构变化的CT扫描分析 [J].
雷胜友 ;
唐文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4) :4166-4169
[5]   非饱和土的性状及膨胀土边坡稳定问题 [J].
包承纲 .
岩土工程学报, 2004, (01) :1-15
[6]   膨胀土干湿循环胀缩裂隙演化的CT试验研究 [J].
卢再华 ;
陈正汉 ;
蒲毅彬 .
岩土力学, 2002, (04) :417-422
[7]   非饱和土三轴仪的CT机配套及其应用 [J].
陈正汉 ;
卢再华 ;
蒲毅彬 .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04) :387-392
[8]   试论我国黄土力学研究中的若干新趋向 [J].
谢定义 .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01) :3-13
[9]   考虑土结构性的本构关系 [J].
谢定义 ;
齐吉琳 ;
张振中 .
土木工程学报, 2000, (04) :35-41
[10]   陇东黄土湿陷过程的CT结构变化研究 [J].
蒲毅彬 ;
陈万业 ;
廖全荣 .
岩土工程学报, 2000, (01)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