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区的环京津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及灰色预测

被引:12
作者
李恒哲 [1 ]
李超 [2 ]
陈召亚 [1 ]
郭年冬 [1 ]
许皞 [1 ,3 ]
王树涛 [3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环京津地区; 灰色预测;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6.01.034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为了推进环京津地区的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以环京津地区73个县(市)1996—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段瑞娟、蒋晶的分区研究理念,将环京津地区分成4个区域,同时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计算了各分区1996—2011年的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并运用敏感性指数验证了结果的可信度;引入生态服务价值动态度模型,对环京津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时间分异特征分析,最后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各分区2018年、2022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灰色预测。结果表明:环京津地区近16年来,价值总量减少了约4.88亿元。远山地丘陵区和近山地丘陵区的价值量有所增加,远平原区和近平原区的价值量降低。预测到2018年和2022年,环京津地区的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将继续减少,林地、园地、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继续增加;总价值量将分别减少到624.75亿元和622.30亿元。远、近山地丘陵区的价值总量继续增加;远、近平原区价值总量继续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2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