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

被引:6
作者
吴凤丽 [1 ]
潘兴瑜 [1 ]
马晓光 [2 ]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2] 沈阳二四二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1型糖尿病模型鼠; 脾淋巴细胞; 链脲佐菌素(STZ); 胰岛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诱导的1型糖尿病(T1DM)模型鼠胰岛细胞的损伤机制。方法STZ对清洁级雄性7周龄Balb/C小鼠胰岛细胞的直接细胞毒试验;应用小剂量STZ、多次腹腔注射方法,诱导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然后,脱颈处死1型糖尿病模型鼠,无菌制备模型鼠脾淋巴细胞与无菌制备的预先小剂量STZ致敏的同系鼠正常胰岛细胞体外混合培养,以同系正常鼠脾淋巴细胞为对照,观察模型鼠脾淋巴细胞及STZ对胰岛细胞的影响,MTT法检测OD值,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胰岛细胞所分泌的胰岛素量。结果细胞毒试验显示以0.2 mg/ml STZ与正常Balb/C小鼠的胰岛细胞混合培养后,胰岛细胞损伤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可用于体外胰岛细胞致敏;在脾淋巴细胞浓度为5×106个/ml时,混合培养72h和144 h的结果:无STZ致敏组、24hSTZ致敏组和48hSTZ致敏组与其各自对照组比较胰岛细胞的损伤及胰岛素的分泌量均无明显变化,而混合培养216h的结果:无STZ致敏组和24hSTZ致敏组与其各自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48hSTZ致敏组与其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在脾淋巴细胞浓度分别为5×107/ml时,混合培养72 h的结果:无STZ致敏组和24 hSTZ致敏组与其各自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48h STZ致敏组与其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而混合培养144 h和216 h的结果:无STZ致敏组2、4 h STZ致敏组和48 hSTZ致敏组与其各自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T1DM模型鼠脾淋巴细胞对同系正常鼠的胰岛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损伤作用;糖尿病模型鼠脾淋巴细胞明显加强对低剂量STZ致敏的同系正常鼠胰岛细胞的免疫损伤作用。胰岛细胞的免疫损伤的程度与1型糖尿病模型鼠激活的脾淋巴细胞数量、低剂量STZ致敏同系鼠胰岛细胞的时间以及上述两者混合培养的时间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96 / 10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T细胞介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机制研究 [J].
邹晓蕾 ;
曹瑜 ;
袁思佑 ;
向明 .
中国药师, 2006, (10) :883-886
[2]   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胸腺的改变 [J].
刘阳 ;
宋淑娟 ;
赵召霞 ;
陈继冰 ;
李一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6, (03) :336-338
[3]   糖尿病动物模型及研究进展 [J].
李聪然 ;
游雪甫 ;
蒋建东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5, (01) :59-63
[4]   糖尿病动物模型及其进展 [J].
孙子林 ;
葛祖恺 .
中国糖尿病杂志, 1999, (04) :227-229
[5]   实验性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 [J].
于德民,吴锐,尹潍,袁咏 .
中国糖尿病杂志, 1995, (02) :105-109
[6]   Resistance of T-cells to apoptosis in autoimmune diabetic (NOD) mice is increased early in life and is associated with dysregulated expression of Bcl-x [J].
Lamhamedi-Cherradi, SE ;
Luan, JJ ;
Eloy, L ;
Fluteau, G ;
Bach, JF ;
Garchon, HJ .
DIABETOLOGIA, 1998, 41 (02) :17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