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诱发肝癌过程中肝脏脂类的变化

被引:5
作者
汤华
陈惠黎
Choy PC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
[2] 加拿大玛尼托巴大学医学院
关键词
肝癌; 总磷脂; 肝脏肿瘤; 总脂; 心磷脂; 总胆固醇; 克分子浓度; 摩尔浓度; 酸性磷脂; 肝脏; 脂类; 脂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脂类是构成细胞内外膜质结构的主要成份。在维持膜结构完整性、信息的跨膜传递和调节代谢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恶性肿瘤时生物膜(包括表面膜、亚细胞膜等)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明显改变,导致细胞的各种恶性行为,而这些改变必然伴有脂类组成和代谢的改变。但过去对恶性肿瘤中的蛋白质、酶和核酸研究较多,对脂类则少报道。本实验室曾发现用Solt和Farber法诱发肝癌的鼠肝中,蛋白激酶C在癌前期即见明显升高。因磷脂在蛋白激酶C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故研究肝癌中磷脂的代谢将有助于癌变机理的了解。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胆固醇和磷脂及其各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