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被引:4
作者
龚基云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
关键词
农业; 剩余劳动力; 转移; 途径;
D O I
10.19374/j.cnki.14-1145/f.2003.03.007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有途径及受阻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扩大中小企业比例 ,提升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297 +2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试析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J].
汪雷 ;
孟庆华 .
江西社会科学, 2002, (02) :115-118
[2]   论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前景与对策 [J].
宋奇成 ;
祝雪峰 .
经济评论, 2001, (06) :63-66
[3]   三化联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 [J].
刘永红 ;
蔡根女 ;
江占民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05) :39-42
[4]   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 [J].
农业部课题组 .
中国农村经济, 2000, (05) :4-16
[5]   试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J].
史贤华 .
乡镇经济研究, 1999, (02) :11-12
[6]  
发展经济学.[M].(美)吉利斯(MalcolmGillis)等著;黄卫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