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土壤的坡向性分异研究——以二郎山、大相岭为例

被引:3
作者
蒲玉琳 [1 ]
刘世全 [2 ]
陈远学 [2 ]
李怡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2]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山地土壤; 迎风坡(WS); 背风坡(LS); 坡向性分异;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2006.03.017
中图分类号
S151 [土壤形成及演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四川盆地西缘二郎山和大相岭为例,探讨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分异及其生产、生态意义。在山地迎风坡(WS),由于雨水充沛,植被繁茂,以土壤有机质和氮素为主要标志的生物积累旺盛,土壤盐基风化淋溶强烈,酸化明显。而在背风坡(LS),因雨水急剧减少,土壤生物积累和盐基淋溶及酸化作用明显减弱,基带土壤甚至出现有CaCO3聚积的钙化特征。山地土壤及其环境的这种坡向分异,导致了不同坡向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差异:在迎风坡,耕地分布高度低,以水田为主,生态环境建设方式简单;背风坡则是耕地分布上限高,以旱地为主,生态环境建设方式相对复杂,难度也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四川土壤.[M].四川省农牧厅;四川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 [2] 区域土壤地理.[M].刘世全;张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 [3] 雅安地区国土资源.[M].雅安地区计划委员会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 [4] 中国土壤.[M].熊毅;李庆逵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
  • [5] 山地气候.[M].傅抱璞 著.科学出版社.1983,
  • [6] 四川植被.[M].四川植被协作组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 [7] 西藏土壤磷素和钾素养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刘世全
    高丽丽
    蒲玉琳
    邓良基
    张世熔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 75 - 78+88
  • [8] 西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空间变化和影响因素研究
    刘世全
    蒲王琳
    张世熔
    王昌全
    邓良基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5) :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