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胭脂鱼种群的遗传分析

被引:16
作者
孙玉华
刘思阳
彭智
余来宁
吴清江
机构
[1]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5] 武汉
[6]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7] 荆州
关键词
中国胭脂鱼; 遗传多样性; RAPD; PCRRFLP; ND-5/6;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3 [动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采用RAPD和PCR RFLP技术 ,分析了长江中游两个中国胭脂鱼群体的遗传结构。 5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 ,有 3个引物显示了多态 ,宜昌、金口群体内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分别为 0 .92 74、0 .931 3 ,群体之间遗传相似度为 0 .90 0 0。 1 2个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两群体线粒体DNAND - 5/ 6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仅内切酶Ncil的酶切图谱显示了多态 ,基因型间的核苷酸序列歧化距离为 0 .2 35 % ,核苷酸多样性为 0 .0 0 4。分析表明 ,长江中游两个中国胭脂鱼群体遗传结构较为单一 ,群体之间表现了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胭脂鱼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孙玉华 ;
王伟 ;
刘思阳 ;
何舜平 ;
邵雪玲 ;
谢志雄 ;
邓凤姣 ;
刘勇 ;
童金苟 ;
吴清江 .
遗传学报, 2002, (09) :787-790
[2]   依据RAPD片段克隆而建立的团头鲂PCR鉴定法 [J].
宋平 ;
胡珈瑞 ;
胡隐昌 ;
周桂伟 .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1, (04) :493-497
[3]   胭脂鱼的早期发育 [J].
张春光 ;
赵亚辉 .
动物学报, 2000, (04) :438-447
[4]   草鱼和鲤群体遗传变异的RAPD指纹分析 [J].
章怀云 ;
刘荣宗 ;
张学文 ;
陈韬 ;
肖调义 ;
李晋衡 .
水生生物学报, 1998, (02) :168-173
[5]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对坝下江段胭脂鱼性腺发育及自然繁殖的影响 [J].
刘乐和 ;
吴国犀 ;
王志玲 ;
杨德国 .
水产学报, 1992, (04) :346-356
[6]   葛洲坝水利枢纽坝下宜昌江段胭脂鱼的年龄与生长 [J].
吴国犀 ;
刘乐和 ;
王志玲 ;
杨德国 .
淡水渔业, 1990, (02)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