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天鹅洲故道“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天然生态库建库可行性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李思发,吕国庆,周碧云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
关键词
长江,天鹅洲故道,“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生态库,可行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1 [渔业资源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天鹅洲故道水面面积为13.7—30.0km2。据1991—1994年的调查,该故道具有以下优良性状:(1)水质好,溶解氧为5.7—10.5mg/ml,透明度为0.3—1.75m。(2)水生生物丰富,共有16门,306种。(3)鱼类种类繁多,计有9目18科77种。(4)家鱼资源丰富,性状优良。每年7—8月约有近20万尾鲢、鳙、草、青鱼苗种进入故道育肥,其渔获量在7万kg左右;生长参数的比较分析证明,故道里的“四大家鱼”维持了其在长江的优良生长特性。总之,天鹅洲故道是建立鲢、鳙、草鱼、青鱼种质资源生态库的理想的自然场所。若把最初捕捞年龄从目前的1龄提高到3龄,把捕捞死亡率从0.6降低到0.3—0.5,并设置有效的拦鱼设备,预期可年产10万kg或3—4万尾后备亲鱼。存在问题是:(1)竭泽而渔。对进入故道育肥的“四大家鱼”和就地繁生的鱼类的过度捕捞。(2)渔民过多。在故道打鱼为生的近500渔民,转业困难,使该故道渔业生产处于恶性循环之中。这些问题如不解决,种质资源库势难建立。此外,从长远发展看,长江三峡高坝建成后,宜昌江段产卵场可能消失,以及故道的牛轭湖化,对天鹅洲故道作为种质资源天然生态库的影响都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2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