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区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11
作者
伍欣星,赵文先,丁晓华,苏应斌,丁红珍
机构
[1] 湖北医科大学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宫颈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3 [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加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湖北地区一宫颈癌患者癌组织DNA中分离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基因,并在pUC18载体中克隆。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确认了含HPV16E7重组克隆质粒,命名pHPV16E7─HB。DNA序列分析表明,HPV16E7─HB基因全长294bp(与报道的标准株基因长度相同),但其核苷酸顺序中有两处发生了C→T突变,即第43位密码子CAA变为TAA,第76位CGT变为TGT;前者使谷氨酰胺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即无义奕变(nonsensemutation)。这种突变发生在294个碱基的DNA扩增产物之中,不像是PCR本身的错配,而很可能是湖北株与标准株之间的结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人乳头瘤病毒E7蛋白的研究进展 [J].
苏应斌 .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1995, (02) :62-65
[2]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癌中HPV16E6/E7相关序列 [J].
刘学锋 ;
杨平 ;
伍欣星 ;
丁晓华 ;
刘薇茜 ;
赵文先 .
中国病毒学, 1992, (01) :59-62
[3]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 科学出版社[美]萨姆布鲁克(Sambrook,J·)等 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