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新技术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3
作者
史浩颖 [1 ]
舒先红 [2 ]
孙宝贵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2]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心脏超声室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室间隔; 下壁; 室中隔; 起搏器; 右心室起搏; 组织追踪显像; 室壁运动; 应变率显像; 超声; 组织速度显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6 [血液循环衰竭];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相当一部分患者合并房室传导或室内传导延迟,导致室壁运动的不同步,引起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从上一世纪90年代初,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开始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心力衰竭,它通过起搏系统刺激左、右心室, 可改善心室的不同步收缩。超声新技术如组织速度显像、组织追踪显像、应变率显像、组织同步化显像可以直接测量心室机械同步性,识别理想的入选者,预测治疗效果,以及识别室壁运动最延迟的部位。这篇综述回顾了CRT的机制和超声新技术在CRT中的应用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20 / 42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双心室同步起搏即刻疗效 [J].
史浩颖 ;
潘翠珍 ;
舒先红 ;
汪芳 ;
金炜 ;
张建军 ;
陈岗 ;
孙宝贵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01)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