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传统”到“再造文明”——“五四”现代性方案再认识

被引:6
作者
洪峻峰
机构
[1] 厦门大学学报编辑部!福建厦门
关键词
“五四”; 现代性; 反传统; 再造文明; 传统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61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19~1924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307 ; 060205 ;
摘要
在当前关于现代性的讨论中 ,“五四”现代性方案受到多种责难。人们指责“五四”把传统与现代性对立起来 ,对传统资源完全漠视和否弃。其实 ,在“五四”前期 ,新文化人之所以把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 ,正是基于作为现代性前提的“进步”观念。到“五四”后期 ,新文化人已对现代性方案作出修改。他们改变全面反传统的思路 ,主张在综合中西文化的基础上“再造文明” ,其中包含着对中国传统资源的珍视和肯定 ;同时实际致力于传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尽力为现代性建构寻求传统的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传统儒学与当代全球文明──访杜维明先生 [J].
余秉颐 ;
卢找律 .
学术月刊, 2000, (06) :77-80
[2]   现代性与传统的思考 [J].
郭齐勇 .
开放时代, 1999, (05) :24-31
[3]   文化新殖民的可能 [J].
张宽 .
天涯, 1996, (02) :16-23
[4]   “现代性”的终结──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 [J].
张颐武 .
战略与管理, 1994, (03) :104-109
[5]   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 [J].
张法 ;
张颐武 ;
王一川 .
文艺争鸣, 1994, (02) :10-20
[6]  
北大精神及其他.[M].陈平原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7]  
知识分子立场.[M].李世涛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8]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梁漱溟著;.商务印书馆.1999,
[9]  
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M].陶东风著;.上海三联书店.1999,
[10]  
中国现代精神传统.[M].高瑞泉著;.东方出版中心.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