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草洲钉螺年间消长和感染性钉螺季节消长的观察

被引:5
作者
谢彰武
邱英席
胡林生
向景雍
严均林
雷乐哉
机构
[1] 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
[2] 新建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3] 进贤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4] 进贤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南昌
[5] 南昌
[6] 南昌
关键词
钉螺; 阳湖; 季节消长; 草洲;
D O I
10.16250/j.32.1374.1994.01.028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生态学者对动物种群数量年变动有否周期性,以及影响种群密度的种种生物的或非生物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颇感兴趣。鄱阳湖草洲钉螺数量的年变动是否有周期性,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亦未见报道。本文据1980—1992年先后在鄱阳湖南端的进贤县三里乡金溪湖、鄱阳湖中间的新建县南矶乡各3块草洲的连续性调查结果,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至于鄱阳湖区感染性钉螺的季节消长,曾有报道,1986—1988年和1992年在南矶乡的调查有了进一步结果,在此一并记述。 两地草洲高程分别为15—16m(吴淞),13.8—15.2m(吴淞),南矶稍低。南矶查螺面积为739.3万m2,三里查螺面积为279.5万m2。查螺于每年秋季进行(感染螺季节消长观察于3、6、10月进行),其方法为机械抽样,点线距离视草洲的大小分别为20m×20m或10m×10m。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4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