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林浆纸供应链的隐含碳流与碳排放计量研究

被引:17
作者
赵庆建 [1 ,2 ]
温作民 [1 ]
张敏新 [1 ]
ANNE Toppinen [3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多伦多大学森林系
[3] 赫尔辛基大学森林科学系
关键词
林浆纸供应链; 投入产出分析; 碳流; 碳排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4 [企业供销管理]; F426.83 [];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0202 ; 083305 ;
摘要
基于社会经济过程追踪和量化碳流动与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前沿性研究课题。论文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多层次投入产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隐含碳流与碳排放模型,针对典型林浆纸一体化案例企业进行了计算分析。首先,依据森林抚育、采伐、备料、制浆、造纸、分销、碱回收等生产经营和工艺过程对林浆纸工业供应链进行层次划分,基于列昂惕夫逆阵建立了多层次投入产出模型;其次,在供应链多层次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隐含碳流与碳排放模型;最后,结合林浆纸一体化案例企业生产运营数据,采用可视化工具对林浆纸供应链各层次和部门的隐含碳流与碳排放进行计算和描述,找出了热点碳排放源与碳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供应链的隐含碳流与碳排放建模与计算能够将宏观市场需求变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微观生产工艺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探明市场需求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隐含碳流与碳排放的影响,为实现企业级碳减排监测和管理建立了理论与方法基础。(2)通过对供应链进行多层次划分,并将投入产出模型映射到多层次供应链,实现了基于生产经营和工艺过程的碳流、碳排放追踪与计量。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只要寻找到合适的载体和路径,就可以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层次对碳流以及其他各类生态服务流展开有效的计量研究。(3)对于林浆纸这类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和企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有助于企业从生产系统优化、设备技术改造、新能源替代、低碳原材料使用等方面探索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路径,同时也为政府实施环境规制、制定碳减排政策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与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 [J].
黄凌云 ;
谢会强 ;
刘冬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10) :94-102
[2]   燃煤电厂碳排放典型计算及分析 [J].
盖志杰 ;
王鹏辉 .
中国电力, 2017, 50 (05) :178-184
[3]   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彭水军 ;
张文城 ;
孙传旺 .
经济研究, 2015, 50 (01) :168-182
[4]   基于事件工序节点的砂型铸造过程工序碳源构建方法及应用 [J].
郑军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4, 20 (11) :2843-2856
[5]   识别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供应与需求——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视角 [J].
赵庆建 ;
温作民 ;
张敏新 .
林业经济 , 2014, (10) :3-7
[6]  
自然启发计算与复杂系统建模[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赵庆建, 2013
[7]  
制浆造纸工艺计算手册[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王忠厚, 2011
[8]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s for deep decarbonization[J] . Frank W. Geels,Benjamin K. Sovacool,Tim Schwanen,Steve Sorrell.Science . 2017 (6357)
[9]  
Structure of the Global Virtual Carbon Network: Revealing Important Sectors and Communities for Emission Reduction[J] . Sai Liang,Yu Feng,Ming Xu.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 2015 (2)
[10]  
Wood flow analysis: Quantification of resource potentials, cascades and carbon effects[J] . Udo Mantau.Biomass and Bioenergy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