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降水的季节性指标及其与作物水分亏缺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赵名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降水矢量合成法; 降水季节; 降水季节性指标; 作物需水量; 作物水分亏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部非季风区之过渡地区,属弱季风区,降水相对较集中。为分析本区降水的时空分布,文中采用矢量合成方法计算了黄土高原296个站的降水季节性指标值及降水季节,前者变化于0.44—0.64 之间,后者集中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自东南向西北推迟。降水的季节性指标与降水季节直接影响到作物水分的亏缺量,全区小麦严重缺水100—200mm 不等,玉米缺水30—50mm,而谷子生育期中水分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满足。最后,讨论了本区降水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指出本区水分不足,认为有的作者提出的该区尚有80%的水分潜力没有得到发挥的见解是错误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黄土高原旱地农业自然生产力潜势评价——兼论旱地农业的出路 [J].
张沁文 ;
尚志斌 ;
许继光 .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01) :4-11
[2]   洛川原区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J].
孙志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85, (02) :18-26+95
[3]   中国降水的季节性 [J].
王懿贤 ;
赵名茶 ;
邓先瑞 .
华中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3, (04) :116-125
[4]  
粮食作物与气象[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龚绍先主编, 1988
[5]  
中国气候总论[M]. 科学出版社 , 盛承禹 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