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行政公诉的价值目标与制度构想

被引:2
作者
孙谦 [1 ,2 ]
机构
[1] 最高人民检察院
[2] 吉林大学
关键词
行政公诉; 依法行政; 检察权; 权力制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3 [检察院];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和利益纠纷呈高发态势,通过厉行法治,保证行政权正确行使,是预防、减少和妥善应对社会风险的良策。由于行政诉讼在制度架构方面的缺陷,其制度功能发挥并不充分。设置行政公诉制度,应当成为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选择。它具有监督和促进依法行政、引导市民社会生成、化解社会矛盾等多方面的价值,也是完善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应有之义。建立行政公诉,应当从理念和制度建构等不同层面予以设计。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评析 [J].
伍俊斌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06) :76-82
[2]   中国行政纠纷解决的制度选择——以公民需求为视角 [J].
程金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44-160+207
[3]   对于摆脱《行政诉讼法》实施困境的反思 [J].
杨海坤 .
行政法学研究, 2009, (03) :19-20
[4]   行政诉讼是纠纷解决机制 [J].
刘莘 .
行政法学研究, 2009, (03) :21-23
[5]   行政公诉的理论基石 [J].
温辉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9, 17 (03) :120-127
[6]   谈民事行政检察权的配置 [J].
王鸿翼 .
河南社会科学, 2009, 17 (02) :18-24
[8]   行政自制之生成与构建探讨 [J].
崔卓兰 ;
卢护锋 .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1) :202-209
[9]   对“市民社会”和“公民国家”的历史考察 [J].
张康之 ;
张乾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3) :15-27+203
[10]   走向公平正义——浅谈法律监督的意义与局限性 [J].
梁玉霞 ;
不详 ;
沈志民 ;
不详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01)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