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海盆表层沉积物氮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态学功能

被引:14
作者
郑国侠
宋金明
孙云明
戴纪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氮的形态; 地球化学特征; 表层沉积物; 南海深海盆区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41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研究了南海深海盆区域(南沙海槽西南部)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功能.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不同.其中,氧化还原转化态的氮(SOEF-N)含量最高,平均为68.3μg/g,占总氮(TN)的7.08%;弱酸转化态氮(WAEF-N)含量最小,仅占总氮(TN)的1.09%.离子交换态(IEF-N),WAEF-N,S OEF-N及TN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存在一定相似性:均由海槽东西两侧向中央递增,并在槽底呈高含量分布;SAEF-N(强碱转化态)分布则与该趋势相反.IEF-N,SAEF-N和SOEF-N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OC)控制;而WAEF-N则与碳酸盐(CaCO3)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TN与OC不具有显著意义的相关,间接说明二者来源的不同.同时,各形态氮的分布还与沉积物粒度类型密切联系.此外,研究区域内由沉积物提供的氮源很大程度上补偿了浮游植物对水体中营养盐的消耗,对维持该海域的初级生产力水平起到一定作用.其中,IEF-N和SOEF-N的释放对浮游植物生长及初级生产力的贡献较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南沙海槽南部表层重砂矿物及其成矿远景 [J].
陈忠 ;
颜文 ;
古森昌 ;
陈木宏 ;
汤贤赞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1) :13-18
[2]   渤海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及其在循环中的作用 [J].
马红波 ;
宋金明 ;
吕晓霞 ;
袁华茂 .
地球化学, 2003, (01) :48-54
[3]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的碳酸盐沉积特征 [J].
陈忠 ;
古森昌 ;
颜文 ;
刘芳文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5) :141-146
[4]   珠江口近百年来富营养化加剧的沉积记录 [J].
贾国东 ;
彭平安 ;
傅家谟 .
第四纪研究, 2002, (02) :158-165
[5]   南沙海槽区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古森昌 ;
陈忠 ;
颜文 ;
刘芳文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2) :43-47
[6]   东太平洋地区573孔始新世末—渐新世初地层矿物学 [J].
尹延鸿 ;
孙嘉诗 ;
曲高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1) :15-22
[7]   湖泊沉积研究中一种定量估算陆源有机碳的方法 [J].
钱君龙 ;
王苏民 ;
薛滨 ;
陈如松 ;
柯善哲 .
科学通报, 1997, (15) :1655-1658
[8]   南沙群岛海区有机碳沉积作用与古生产力估算 [J].
吴时国,涂霞,罗又郎,郑范 .
热带海洋, 1995, (04) :58-66
[9]   黄河口附近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 [J].
沈志良 ;
陆家平 ;
刘兴俊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3) :407-411
[10]   太平洋西部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氮、磷的初步研究 [J].
鲍根德 .
沉积学报, 1987, (01) :11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