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抑制剂-细胞毒药物联用对胰腺癌生长和转移的实验治疗

被引:3
作者
贾林
袁世珍
机构
[1]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胰腺癌; 转移; 血管生成; TNP-470; 2’,2’-二氟脱氧胞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9 [胰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 细胞毒药物联用疗法 [TNP 4 70 / 2′ ,2′ 二氟脱氧胞苷 (Gemc itabine) ]对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SOI)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单用疗法 :2 4只胰腺癌SOI模型随机分为T3 0组 (TNP 4 70 3 0mg/kg ,皮下注射 ,隔日一次 ,疗程 8周 )、G10 0组 (Gemcitabine 10 0mg/kg ,腹腔内给药 ,术后第 0、3、6、9天 )和对照组 ;联用疗法 :3 2只SOI模型随机分为T15组、G5 0组、对照组和联用组 (采用T3 0 +G5 0 ) ,术后第 10周处死裸鼠。结果 G10 0侧重于抑制胰腺癌生长 ,T3 0则侧重抑制胰腺癌转移 ,两者均无显著的改善预后作用 ;T15和G5 0无显著的抗肿瘤生长和转移作用 ;只有联用组能显著抑制胰腺癌生长、转移和改善预后 ,T3 0可使G5 0的抑瘤率提高 2倍 ,并获得 2 / 8只的肿瘤治愈率 ;T3 0组的微血管密度为 7.13± 2 .99/高倍视野 ,显著低于T15组的 10 .5 3± 3 .2 2 /高倍视野和对照组的 14 .5 0± 5 .93 /高倍视野 (P <0 .0 5 )。结论 血管生成抑制剂 细胞毒药物联用疗法 (TNP 4 70 3 0mg/kg和Gemcitabine 5 0mg/kg)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有助于减少细胞毒药物剂量及不良反应 ,为安全有效的抗肿瘤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人胰腺癌裸小鼠胰腺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J].
贾林 ;
袁世珍 ;
黄文革 ;
郭芬芬 .
广州医药, 2001, (05) :1-2
[2]   肿瘤抗血管治疗现状与血管生成抑制-细胞毒疗法 [J].
贾林 ;
袁世珍 .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0, (02) :82-84
[3]   人结直肠癌裸小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
刘秋珍 ;
脱朝伟 ;
吴秉铨 ;
张艳华 .
中华肿瘤杂志, 1998, (02)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