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翅目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21
作者
姚洪渭
叶恭银
程家安
机构
[1]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同翅目害虫; 抗药性; 化学杀虫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多种同翅目害虫已对不同化学杀虫剂 (包括新推广药剂 )产生明显抗性 ,且交互抗性与多抗现象较为普遍。化学药剂的大量不合理使用以及同翅目害虫抗性机制的多样性 ,是导致该类害虫产生严重抗药性的主要原因。同翅目害虫的抗性机制主要包括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 ,其中前者在分子水平上多涉及酯酶基因扩增。对同翅目害虫的抗性治理应包括抗性监测、新型药剂使用、杀虫剂轮用与混用、抗药性天敌培育与释放以及抗虫作物推广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昆虫抗药性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J].
唐振华 .
昆虫知识, 2000, (02) :97-103
[2]   温室白粉虱抗药性成虫粘胶皿测定法 [J].
郑炳宗 ;
高希武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1) :103-107
[3]   棉蚜对“1059”抗药性的测定 [J].
龚坤元 ;
张桂林 ;
翟桂荣 .
昆虫学报, 1964, (01) :1-9
[4]  
Immunological detection of greenbug (Schizaphis graminum) esterase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organophosphate insecticides. Siegfried BD, Swanson JJ, Devonshire AL.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 1997